本網訊 6月29日,2022年“一帶一路”記者組織論壇通過網絡視頻方式在京召開。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位記者組織負責人和媒體代表圍繞“媒體的社會責任”主題深入交流。中國記協主席何平和“一帶一路”記者組織合作平臺主席團輪值主席、哈薩克斯坦記聯秘書長巴揚·拉瑪扎諾娃作主旨演講。中國記協黨組書記、副主席劉思揚主持論壇。
“一帶一路”記者組織合作平臺主席團成員、中國記協主席何平主旨演講。
何平指出,當前,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,國際局勢復雜動蕩,人類社會面臨重重挑戰。習近平主席提出的“一帶一路”倡議不僅是“絲路精神”的歷史昭示,也是當今世界的現實選擇。各國媒體應該秉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,主動適應世界多極化、經濟全球化、文明多樣化趨勢,客觀報道世界的發展和進步,積極倡導交流和包容,促進團結與合作,傳遞信心和力量。中國記協愿與各國記者組織一道,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,高舉和平發展、合作共贏旗幟,積極引導新聞媒體恪守社會責任,通過客觀的報道、科學的判斷、理性的分析,凝聚各國民眾團結合作、共克時艱的共識和信心,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。
“一帶一路”記者組織合作平臺主席團輪值主席、哈薩克斯坦記聯秘書長巴揚·拉瑪扎諾娃主旨演講。
中國記協黨組書記、副主席劉思揚主持論壇。
巴揚·拉瑪扎諾娃表示,“媒體的社會責任”這一主題非常重要,在世界各國都具有現實意義。新聞記者要對整個社會負有基本責任,要積極促進社會的發展進步。當前已進入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時期,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,甚至可能很快就會完全消失。記者的日常工作量顯著增加,還要面對信息多元化帶來的沖擊和挑戰。記者需要分清言論自由與恣意妄為之間的區別,因為謠言一旦產生,影響很難消除。記者應該和排雷兵一樣,掌握核查事實的方法,并在工作中不斷地予以實踐。年輕記者們要學會專業地處理信息,對個人言論和祖國命運具有責任感,成為熱心、堅強、具有法律素養和政治素質的人。
“一帶一路”記者組織合作平臺秘書長、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田玉紅主持論壇研討。
中國記協常務理事、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王浩和阿根廷、俄羅斯、埃及、墨西哥、波蘭、孟加拉、盧旺達、白俄羅斯、斯里蘭卡等國記者組織負責人在論壇研討環節發言。與會嘉賓還共同見證了“一帶一路”記者組織合作平臺官網的正式上線。
“一帶一路”記者組織論壇由中國記協主辦,已舉辦五屆?!耙粠б宦贰庇浾呓M織合作平臺是中國記協與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記者組織于2019年共同發起成立的。
“一帶一路”記者組織合作平臺主席團成員、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記聯主席莉迪亞·法卡萊發言。
“一帶一路”記者組織合作平臺主席團成員、俄羅斯記聯主席弗拉基米爾·索洛維約夫發言。
中國記協常務理事、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王浩發言。
埃及新聞署副署長艾哈邁德·薩拉姆發言。
斯里蘭卡斯中記者論壇主席納林·阿蓬索發言。
保加利亞記協主席斯涅扎娜·托多羅娃發言。
墨西哥頭版俱樂部主席何塞·烏里韋發言。
盧旺達《非洲中國評論》主編杰拉德·姆班達發言。
波蘭媒體協會主席馬雷克·特拉赤克發言。
白俄羅斯記聯主席安德烈·克里沃舍耶夫發言。?
“一帶一路”記者組織合作平臺
“一帶一路”記者組織合作平臺是由中國記協和其他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和地區記者組織于2019年共同發起成立的國際性記者組織交流合作平臺。自成立以來,平臺始終堅持弘揚以“和平合作、開放包容、互學互鑒、互利共贏”為核心的絲路精神,深化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和地區記者組織交流合作,促進各國人民友好往來。